性取向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表明,性取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激素以及社会环境等。
在遗传学领域,有研究指出X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可能与男性的性取向有关。1993年,一项研究发现X染色体上的Xq28区域可能影响男性的性取向。然而,随后的研究并未能一致重复这一发现,且对于这一假设的验证结果喜忧参半。尽管存在这样的争议,最jìn的一些大规模的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显示,可能有数千个基因特征共同影响一个人的性取向,但这些基因各自的作用可能都非常小,而且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性取向。
例如,2017年的一项研究在Scientific Report上发表,研究者发现在13号和14号染色体上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同性恋男性中更为常见。研究还指出SLITRK6基因可能与性取向有关,该基因在大脑中的一个区域表达,这个区域在性取向不同的男性中大小也有所不同。此外,14号染色体上的TSHR基因周围区域的变异可能与男性同性恋和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的联系有关。
尽管如此,目前的研究还不能从一个人的DNA中准确预测其性取向,也不能说性取向完全由基因决定。研究结果强化了性行为的生物多样性是性行为关键方面的重要性。性偏好确实受到基因的影响,但也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性取向生物学基础的更深入的了解,但也说明了性取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