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的产生靠刺激和奖赏,是外界驱动;而内啡肽的产生靠的是心血和汗水,是内在驱动。
所以运动肯定是分泌的是内啡肽,但是也会产生产生少量的多巴胺,凡是快速获得基本上都是多巴胺,凡是靠坚持获得的大多是内啡肽。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以及内啡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居然就是学习和运动的相关区域。
学习,运动,跑步,挑战自我等等活动,往往容易促进人体分泌内啡肽。
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也就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多巴胺就会分泌一下,比如打游戏,吃好吃的东西,去想去的地方玩,每次产生这些行为就会让你舒服,久而久之就上瘾,形成一种惯性,你自己也不知道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因为追求多巴胺而做的。
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你做了一件事,比如运动、跑步、健身,痛苦,它就会产生内啡肽的分泌,给你补偿一下,产生快感,能够让你坚持下去,下次会更享受这种快感而不怕再做。
比如当我们运动30分钟以上,就会刺激内啡肽的分泌。跑步过程中就有一个奇妙的“极点”。极点到来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但是一旦越过了那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这是因为过了某一阶段内啡肽就会分泌出来,然后让我们变得轻松了。
那些需要坚持的事,往往都容易分泌内啡肽,比如跑步、爬山、朗读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练功、冥想、静坐、瑜珈等行为,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因此这些“修行者”也被称为做内啡肽体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