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说到健脾祛湿大家想到的应该是平胃散或参苓白术散,却不知健脾祛湿去水气的第一方是张仲景的苓桂术甘汤!
这个方药其实非常简单就四味药,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茯苓大家都熟悉,健脾祛湿,药性温和又安全,应该是从古至今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药;桂枝这味药确是张仲景非常喜欢用的药,也是所有经方中用的最多的药,它能解肌发表,温通心阳。白术则能燥湿健脾,既能像茯苓一样祛湿,又能像桂枝一样芳香醒脾!甘草则调和诸药,佐制诸药之温燥或伤津液之弊。
所以整个方的健脾祛湿组合非常巧妙: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解表发汗祛湿;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运化水湿变津液;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利尿除湿;炙甘草稳固脾胃。
主要症状比如胸中满闷,心悸,不舒服,咳嗽、气喘或呕吐,头晕目眩,苔白滑等,即可加减配伍使用。
我们先来看看《伤寒论》原文: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
16: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17: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肾气丸亦主之。
苓桂术甘方: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方歌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
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还是表证里证还是半表半里证,都有桂枝的身影。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大家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
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别看只有简单的四味药材,临床治疗脾阳不振之眩晕,少则一剂,多则三剂,可谓如汤沃雪,效如桴鼓。其实,不但在治疗眩晕这类临床常见疾病上,诸多由脾虚水湿不化引起的疑难杂症用之也无不应验。